3月29日,“科创天府·智汇蓉城”2025第八届清华—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在成都举行。活动由清华大学与四川省联合推动,通过成果发布、战略签约、场景对接等环节,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作平台,吸引350余位来自清华大学、科技企业、投资机构及政府部门的代表参与,共商能源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路径,为落实“双碳”目标注入新动能。
会上,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发布1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,涵盖新型储能、智能电网、可再生能源等领域;清华大学同步展示137项最新科技成果,涉及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方向,多项技术进入产业化验证阶段。活动现场,“政产研协同成果转化基地”正式揭牌,该基地将通过技术协同、场景共建加速产业集聚,带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。
在签约环节,朗新科技集团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副董事长张明平代表企业参与签约。未来双方将整合企业市场资源与高校科研优势,重点围绕四大领域开展协同创新:在电力交易领域攻关 AI 技术,构建智能交易系统,突破发电侧策略优化与数据预处理技术,推动能源资源精准匹配;组建联合科研团队,深化微电网技术、人工智能+电力、电氢协同等六大领域技术研发;基于双方技术积累,推进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、绿色智能微电网等产品创新;聚焦电力市场模拟难题,研发数据驱动的 AI 算法,推动电力系统向 "智能决策" 转型。
此次合作凸显AI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,作为深度参与产学研协作的民营企业代表,朗新依托近三十年能源数字化经验,推动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双向联动,通过将市场洞察嵌入科研链条,助力破解技术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为国产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持,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市场敏锐度与社会责任。
创新之火点燃转型引擎,协同之力照亮低碳未来。在 "双碳" 目标指引下,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。本次对接会的深化合作,不仅为能源系统数智化升级注入强劲动能,更将助力我国在全球能源科技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。随着政产学研用各方持续深化合作,创新成果必将加速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现实力量,为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实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