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(记者:刘静伊)
生态环境部新任新闻发言人、宣教司司长裴晓菲在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2024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最近10年,我国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,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。但是在秋冬季,受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,一些区域仍然会出现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。
裴晓菲介绍,为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,生态环境部聚焦重点区域,突出“重污染天气应对和达标排放监督”两项任务,协同推进“线上和线下”两个战场工作,2023年秋冬季以来,统筹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业务骨干2400余人,调动属地执法人员9700余人次,开展了8轮大气污染现场和远程监督帮扶,发现问题企业1.6万余家,推动解决涉气环境问题3.2万余个。
监督帮扶对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,初步估算,2023年监督帮扶共推动污染物减排约39.3万吨。
裴晓菲表示,下一步,生态环境部将把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重中之重,持续选派业务骨干开展现场监督帮扶,督促各项措施落实落地。同时,紧盯排放强度高、污染贡献大的重点行业企业,督促企业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,提升污染治理能力与合规达标排放水平。